“滚!都给我滚!”
张建国砸碎了手里的茶杯,瓷片四溅。
二十八岁的龙凤胎兄妹缩在沙发角落,不敢吭声。
“爸,你消消气...”张昊小心翼翼开口。
“消气?我怎么消气?!”张建国指着桌上的欠条,声音颤抖。
“十五万!你一个月花我十五万!你妹妹考了三年编制,一年比一年差!你们是想气死我吗?”
李秀英捂着脸哭泣:“昊昊,妈求你了,出去找个工作吧。哪怕送外卖都行啊...”
“我不要扫送外卖!”张昊突然爆发,“我是大学生!我有梦想!”
“梦想?”张建国冷笑,“啃老七年就是你的梦想?”
张昊红着眼睛吼道,“我就是要啃老!你们生我养我,凭什么不管我?!”
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,客厅里死一般安静。
父母转身上楼,悄悄离开了,彻底抛弃了这对不孝子女。
8年后,张建国和李秀英回家,看到房间里的照片。
他们脸色瞬间变得苍白,整个人愣在了原地。
01
张建国坐在办公室里,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。工厂车间里只有三台机器在转动,往年这个时候,十二台设备都是满负荷运转。
“老张,又有两个客户取消订单了。”财务李秀英推门进来,脸色很难看。她是张建国的妻子,也是这个小厂的财务。
夫妻俩从两万块钱起家,一点点把机械加工厂做到现在的规模。本以为日子会越来越好,却遇上了这场金融风暴。
“昊昊和晓晓的事...”李秀英欲言又止。
两个孩子大学毕业后,张昊学计算机,毕业后没去公司上班,非要创业做手机应用。
张晓学师范,原本可以去私立学校当老师,却说要考编制,非公办学校不去。
结果张昊创业血本无归,还欠了一屁股债。张晓的教师编制考了一次没过,情绪跌到谷底。
“先把债还了再说。”张建国拿出银行卡。“厂里还有多少流动资金?”
“十八万,但这是给工人发工资的。”
“先拿十五万出来。孩子的债不能拖,会影响征信的。”
下午张建国回到家,把银行卡放在茶几上。“昊昊,债主那边我已经联系了,明天就把钱给他们。”
张昊抬起头,眼中闪过一丝感激。“爸,谢谢你。我以后一定好好找工作,把钱还给你们。”
“晓晓,编制考试的事不要太着急。实在不行就先找个工作,有了经验再考也不迟。”
张晓咬着嘴唇:“可是私立学校的待遇太差了,而且没有保障。”
晚饭时,张昊忽然开口:“要不我来帮家里忙吧。我对电脑比较熟,可以帮忙做网络销售。”
张建国愣了一下:“那你明天就过来,但工资按市场价给你。”
张晓也表态:“那我也去找工作吧,先去私立学校看看。”
那一刻,张建国心里涌起一股暖流。
他觉得也许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。
然而,他不知道这样的温馨时光很快就会被现实击碎。
02
春天来的时候,经济危机的影响比预想的要严重,工厂已经三个月没有新订单了。
张昊在厂里待了两个月,确实帮了不少忙,但在这种大环境下,再好的营销手段都无济于事。
“老张,实在不行就把厂子转让出去吧。”李秀英拿着财务报表,脸色苍白。
账上只剩下不到五万块钱,而每个月的固定支出就要八万。
回到家里,张昊正坐在客厅里玩游戏。电脑屏幕上闪烁着光效,音响里传出激烈的战斗声音。
“昊昊,怎么又在玩游戏?”李秀英皱着眉头。
“今天没什么事,我把网站更新完了。”张昊头也不抬。
吃饭时,张建国提起:“昊昊,要不你去别的公司找个工作吧。厂里现在确实没什么事情。”
张昊犹豫了一下。“那我再想想吧。”
其实他心里很清楚,父亲是想让他独立。
但出去找工作意味着要面对竞争、承受压力。
相比之下,留在家里要轻松得多。
“等经济好转了,我再重新创业。”张昊的语气很坚定。
“我相信自己的能力,只是时机不对。”
李秀英和张建国对视了一眼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。
03
梅雨季节的苏州总是湿漉漉的。
张建国站在银行门口,手里攥着贷款被拒的通知书。
工厂已经停产三个月,所有流动资金都用完了。
回到家里,客厅里传来激烈的游戏声音。“昊昊。”张建国叫了一声。
张昊摆摆手。“马上就结束了,这把很关键。”
张建国等了十几分钟。“贷款被拒了。工厂可能要关门了。”
“昊昊,你必须找工作了。家里不能再养闲人了。”
“可是现在就业形势这么差...”
“再差也要找。你不能一直玩游戏,那样下去会废掉的。”
“我没有废掉。我在游戏里认识了很多朋友,还参加了几个比赛。现在电竞很发达的,有些职业选手收入很高。”
张建国气得脸色发青。“你都二十八岁了,还想着打什么职业?”
“年龄不是问题,关键是技术。你不懂这个行业,别乱说。”
“我不懂?我只知道你已经三年没有正经工作了!”
“真不知道你从上到下哪一点像我,根本不像我亲生的!”
父子俩的争吵声惊动了李秀英。这时,张晓从房间里走出来,脸色很难看,眼睛肿得像核桃。
“吵什么?”她的声音很沙哑。
李秀英注意到女儿的异常。“晓晓,你怎么了?”
张晓抬起头,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。“我又没过。差了五分。”
张建国感觉眼前一黑。接连的打击让他有些承受不住。
“我不考了。”张晓抹着眼泪。“我已经考了三次了,每次都是差一点点。也许我就不是工作的命。”
这句话彻底点燃了张建国心中的怒火。
“不是工作的命?那你是什么命?你们两个都快三十岁了,一个整天打游戏,一个考试考不过就放弃。你们打算这样过一辈子吗?”
“我和你们妈辛苦了半辈子,就是为了供你们上学。结果供出了什么?两个废物!”
客厅里陷入了沉默。只能听到张晓的抽泣声和窗外的雨声。
04
新年的鞭炮声响了一夜。张建国一家却没有什么过年的心情。
工厂已经正式关闭,两个孩子还是老样子。
除夕夜,张建国的弟弟张建华带着一家人来拜年。
张建华的儿子张强今年二十五岁,去年刚升职,老婆还怀孕了。
“昊昊现在做什么工作啊?”张建华问道。
这个问题让客厅里的气氛顿时凝固了。
“昊昊正在找工作。”李秀英连忙替儿子回答。
“要不昊昊来我们公司试试?”张强忽然开口。“我们公司正好在招程序员,昊昊学的是计算机,应该没问题。”
张建国和李秀英都看到了希望。“昊昊,你可以去试试。”
张昊犹豫了一下。“我...我考虑一下。”
第二天早上,张昊没有按时起床。等张强来接他的时候,他还在睡觉。
“昊昊,强强来了。”李秀英敲着儿子的房门。
“妈,我昨天晚上肚子疼,可能是吃坏了东西。今天就不去公司了,改天再说吧。”
李秀英意识到儿子又在找借口。张建国听了之后,脸色铁青。他大步走到儿子房间,一把掀开被子。
“起来!马上给我起来!”
父子俩开始激烈争执。
“你已经三年没有工作了!”张建国的声音在颤抖。“三年!你知道这三年我们是怎么过来的吗?”
“我知道你们很辛苦,但是我真的不适合那种工作...”
“不适合?那你适合什么?适合在家里当米虫吗?”
“我不是米虫!我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!”
“理想?追求?你的理想就是玩游戏?你的追求就是啃老?”
张昊被父亲的话深深刺痛了。“那又怎么样?我愿意这样生活,关你什么事?”
这句话如同一记耳光,狠狠打在张建国脸上。他愣住了,瞪大眼睛看着儿子。
“你...你说什么?”
“我说关你什么事?我真的是你们儿子么?别管我了。”
张建国的身体摇摆了一下,差点站不稳。
“好...好得很...”
05
正月十五过后,张建国坐在客厅里,看着手机上的房产信息。自从儿子说出那句“关你什么事”之后,他心里就有了一个想法。
“老张,你在看什么?”李秀英问道。
“房子。三亚的,海边的小区。想搬过去住,就我们两个。”
李秀英愣住了。她明白丈夫的意思,但一时无法接受。
“那昊昊和晓晓怎么办?”
“他们都是成年人了,可以照顾自己。我们已经为他们付出了三十年,够了。”
接下来的几天,张建国开始暗中准备。李秀英虽然嘴上没有同意,但行动上也开始配合。
两个孩子并没有察觉到父母的异常,他们以为这种生活会一直持续下去。
那天晚上,张建国和李秀英做了最后的商量。
“真的要这样做吗?”李秀英还在犹豫。
“正因为是我们的孩子,才要这样做。继续这样下去,他们永远不会长大。”
第二天,张建国和李秀英开始收拾行李。重要的证件、贵重的物品都被装进了两个大箱子里。
中午,李秀英做了最后一顿饭。这也许是一家四口最后一次在一起吃饭了。
吃完饭后,张建国回到书房,开始写那封信:
“昊昊、晓晓,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,我们已经离开了。”
“不要找我们,也不要问我们去了哪里。卡里有五万块钱,这是我们最后的帮助。”
“从今天开始,你们要学会独立生活。也许多年以后,当你们真正成熟的时候,我们还能相认。”
“但是在那之前,请原谅我们的绝情。”
“我们爱你们,正因为爱你们,才要这样做。”
“希望有一天,你们能理解我们的苦心。爸爸妈妈”
写完信后,张建国把它放在餐桌上,压在银行卡下面。
然后,他和李秀英拖着行李箱,悄悄离开了这个家。
火车载着两个疲惫的心灵驶向远方。
而在苏州的家中,两个孩子还不知道他们的生活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当夜幕降临,当他们发现餐桌上的那封信和银行卡时,现实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击中了他们。
“哥,这是什么意思?他们...他们真的走了?”张晓拿着信,声音在颤抖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随着父母的电话打不通,兄妹俩终于意识到,这一次父母是真的离开了。
06
春天的阳光透过三亚的椰子树洒向大地。张建国坐在海边的长椅上,看着远处的渔船。八年了。
李秀英从菜市场回来,在张建国身边坐下。她的头发已经全白了,脸上多了很多皱纹。
“老张,你又在想他们了?”李秀英看出了丈夫的心思。
“今天是晓晓的生日。三十六岁了。”
这些年来,他们偶尔会打听一些孩子们的消息。
听说兄妹俩在他们走后的头两年过得很艰难,但后来似乎都找到了工作。
“老张。”李秀英忽然握住丈夫的手。“我想回去看看。”
“你确定吗?”
“嗯,我想看看他们过得怎么样。不用见面,就远远看一眼。”
第二天,他们就订了回苏州的机票。八年后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,两人的心情都很复杂。
他们站在楼下,抬头望着三楼的那扇窗户。窗户上挂着窗帘,看不清里面的情况。
张建国掏出钥匙,插进锁孔。让他意外的是,钥匙居然还能用。八年来孩子们从来没有换过锁。
推开门,一股久违的气息扑面而来。客厅的布局几乎没变,只是家具更旧了,茶几上堆满了外卖盒。
“这些年,他们过得...”李秀英看着满屋的凌乱,说不下去了。
张建国走向里屋。“昊昊?晓晓?”
突然,身后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。“你们找谁?”
夫妻俩同时回头,看到门口站着一个年轻女人,怀里还抱着一个婴儿。女人看起来二十多岁,长相清秀,但神情有些警惕。
“我们...”李秀英张了张嘴,不知道该怎么解释。
就在这时,她的目光被墙上的一张照片吸引住了。那是一张放大的彩色照片,镶在精美的相框里,挂在最显眼的位置。
照片上是两个人,穿着正式的服装,亲密地依偎在一起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但是当李秀英看清照片上的人脸时,她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,整个人愣在了原地。
张建国也看到了那张照片,他的身体开始颤抖,嘴唇蠕动着,却发不出声音。
照片上的两个人,分明就是他们儿女。
但是他们的姿态...
他们的表情...
怎么看都不像是兄妹,而像是...
夫妻俩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,无法理解眼前看到的一切。
这八年来,到底发生了什么?
年轻女人看到两个老人惊恐的表情,连忙解释道:
“你们别误会,我是张晓的室友小雨。”
她指了指照片。
“这张照片是恶作剧,张晓和张昊为了气你们,故意摆拍的。”
“摆拍?”
李秀英声音发颤。
“他们...他们人呢?”
“张晓在学校上班,张昊在公司加班。”
小雨抱紧了怀里的孩子。
“这是我儿子,我男朋友在外地打工,暂时借住在这里。”
张建国感觉双腿发软,靠在墙上才没有倒下。
刚才那一刻,他以为自己的世界完全崩塌了。
“你们...是张晓的父母吧?”
小雨试探着问道。
“她经常提起你们。”
李秀英点点头,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。
“他们...他们过得怎么样?”
“挺好的。”
小雨看着两个老人心疼的样子,语气变得温和了。
“张晓在私立学校当老师,虽然工资不高,但是工作稳定。张昊在一家软件公司做程序员,收入还不错。”
“他们...结婚了吗?”
这是李秀英最关心的问题。
“张晓有男朋友了,一个很不错的小伙子,也是老师。”
小雨笑了笑。
“张昊还单身,不过最近在相亲,估计快了。”
张建国听到这些消息,心情五味杂陈。
孩子们终于长大了,终于学会了独立生活。
但是这些年来,他们错过了太多。
“那张照片...”
李秀英指着墙上。
“张晓说那是留给你们的。”
小雨有些尴尬。
“她说如果你们回来看到这张照片,一定会被吓到,就算是对你们当年离开的报复。”
张建国苦笑了一下。
他没想到女儿会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愤怒。
不过能够用恶作剧来报复,说明她心里还是有他们的。
如果真的恨透了,根本不会在乎他们的感受。
“你们要等他们回来吗?”
小雨问道。
张建国和李秀英对视了一眼。
“不了。”
张建国摇摇头。
“我们只是想看看他们过得怎么样。”
他拿出一张纸,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。
“如果他们愿意的话,可以联系我们。”
小雨接过纸条,点了点头。
“我会转告他们的。”
夫妻俩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家,然后慢慢走向门口。
“等等。”
小雨忽然叫住了他们。
“张晓让我转告你们一句话,如果你们哪天回来的话。”
“什么话?”
李秀英停下脚步。
“她说,谢谢你们当年的狠心,让他们学会了长大。”
这句话如同一道暖流,瞬间涌进了两个老人的心里。
所有的痛苦,所有的思念,在这一刻都有了意义。
他们相视而笑,眼中都含着眼泪。
07
一个月后的三亚,张建国的手机响了。
看到苏州的号码,他的心脏狂跳起来。
“喂?”
他小心翼翼地接起电话。
“爸...是我,晓晓。”
熟悉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,带着颤抖和哽咽。
李秀英听到了女儿的声音,眼泪瞬间涌了出来。
她抢过电话。
“晓晓,是妈妈...妈妈想死你了...”
母女俩在电话里哭成了一团,八年的思念和愧疚在这一刻全部释放出来。
“妈,对不起,我们错了...”
张晓的声音断断续续。
“当年我们太不懂事了,让你们伤心了...”
“不,是妈妈对不起你们。”
李秀英哭着说道。
“我们不该那样离开的...”
“妈,你们做得对。”
张晓深吸了一口气。
“如果你们不离开,我们永远不会长大。”
电话那头传来另一个声音。
“爸,是我,昊昊。”
张昊也在旁边,声音比妹妹沉稳一些,但同样带着情绪。
“这些年...过得还好吗?”
张建国努力控制着自己的声音。
“挺好的。”
张昊说道。
“你们离开后的头两年确实很困难,但是我们慢慢学会了。现在都有工作,生活还算稳定。”
“那就好...那就好...”
张建国重复着这句话,不知道还能说什么。
电话里安静了一会儿,只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。
“爸妈,你们...还会回来吗?”
张晓小心翼翼地问道。
张建国看了看妻子,又看了看窗外的大海。
“会的。”
他说道。
“过段时间就回去。”
“那我们...还是一家人吗?”
这个问题让电话两头都沉默了。
“当然是。”
李秀英最先开口。
“你们永远是我们的孩子。”
“但是这一次,我们以朋友的身份相处。”
张建国补充道。
“你们已经是成年人了,我们不会再干涉你们的生活。”
“好。”
兄妹俩异口同声地回答。
他们都明白,这八年的分离让所有人都成长了。
父母学会了放手,他们学会了独立。
再次相聚的时候,关系会比以前更健康。
电话聊了很久,从生活聊到工作,从过去聊到未来。
张昊说他在公司表现不错,已经升职为技术主管。
张晓说她的男朋友人很好,准备明年结婚。
虽然隔着电话,但是家的温暖重新连接了起来。
挂掉电话后,张建国和李秀英坐在海边,看着夕阳慢慢落下。
“老张,我们做对了。”
李秀英靠在丈夫的肩膀上。
“孩子们真的长大了。”
“嗯。”
张建国轻抚着妻子的头发。
“虽然过程很痛苦,但是结果是好的。”
他们决定在三亚再住一段时间,等天气凉一些再回苏州。
这一次回去,不是带着失望和愤怒,而是带着欣慰和期待。
孩子们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,证明了他们可以独立生活。
作为父母,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高兴的呢?
海浪拍打着沙滩,发出有节奏的声音。
远处有渔船归来,船上的灯火在暮色中闪闪发光。
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而美好。
08
三个月后,苏州迎来了金桂飘香的季节。
张建国和李秀英站在火车站出口,心情既紧张又兴奋。
八年半了,他们终于要和孩子们正式相见了。
出站口的人群中,他们很快就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。
张昊穿着整洁的衬衫和休闲裤,看起来比八年前成熟了很多,身材也不再瘦弱。
张晓挽着一个年轻男人的胳膊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她身边的男人应该就是她的男朋友,长得很斯文,一看就是老师的样子。
“爸,妈!”
看到父母的瞬间,张晓再也控制不住情绪,跑了过来。
八年的分离,让这个拥抱格外珍贵。
母女俩紧紧抱在一起,周围的路人都被这感人的场面感动了。
张昊走得慢一些,但是眼中也含着眼泪。
“爸。”
他走到张建国面前,深深鞠了一躬。
“对不起。”
张建国连忙扶起儿子。
“都过去了,我们都有错。”
他们没有像母女那样拥抱,但是父子间的和解同样让人动容。
“爸妈,我来介绍一下。”
张晓拉着男朋友走过来。
“这是李老师,我们准备明年结婚。”
“叔叔阿姨好,我叫李明。”
李明很有礼貌地向两位老人问好。
“听晓晓经常提起您们,很高兴终于见面了。”
李秀英很喜欢这个准女婿。
长得端正,说话得体,最重要的是看张晓的眼神很温柔。
“好好好,你们年轻人的事情我们不干涉。”
她笑着说道。
“只要晓晓高兴就行。”
一行人打车回到了家。
房子还是那个房子,但是已经被打理得整洁多了。
客厅重新装修过,家具也换了新的。墙上挂着一家人以前的合影,还有张昊获得的几个工作奖状。
“这些年你们辛苦了。”
张建国看着焕然一新的家,心中感慨万千。
“不辛苦。”
张昊摇摇头。
“刚开始确实困难,但是后来就习惯了。而且晓晓很能干,家务活都是她做的。”
“哪有,哥哥赚钱更辛苦。”
张晓笑着反驳。
“他现在是技术主管了,手下管着十几个人呢。”
看着兄妹俩和谐的相处,张建国和李秀英心中的最后一丝担忧也消失了。
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独立,还学会了相互关爱。
晚上,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,享受着久违的团圆饭。
张晓亲自下厨,做了几道父母爱吃的菜。
虽然手艺还不如李秀英,但是味道已经很不错了。
“妈,尝尝我做的红烧肉。”
张晓给母亲夹菜。
“是按照您以前教我的方法做的。”
李秀英尝了一口,眼圈又红了。
“好吃,比妈妈做的还好吃。”
“昊昊也学会做菜了。”
张晓说道。
“他做的西红柿鸡蛋面特别香。”
张昊有些不好意思。
“就会做几个简单的菜,不能和晓晓比。”
看着孩子们的变化,张建国举起了酒杯。
“来,我们为这个来之不易的团聚干杯。”
“干杯!”
所有人都举起了杯子。
这一刻,时间好像回到了很多年前,回到了那个温馨的家庭。
但是每个人都知道,现在的关系比以前更加健康。
没有过度的依赖,没有不切实际的期待,有的只是成年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关爱。
酒过三巡,张昊主动提起了一个话题。
“爸,妈,这些年你们在三亚过得怎么样?”
“很好。”
李秀英笑着说道。
“那里气候好,邻居也很友善。你爸还学会了钓鱼。”
“那你们还回三亚吗?”
这是张晓最关心的问题。
张建国想了想。
“冬天的时候会回去住几个月,苏州太冷了。”
“夏天就回苏州住,这样比较好。”
李秀英补充道。
“我们年纪大了,不想跑太远。”
“那我们陪您们一起去三亚看看。”
张昊说道。
“我们也想看看您们这些年生活的地方。”
“好啊。”
张建国很高兴。
“等你们有时间的时候,我们一起去。”
聊天聊到很晚,大家都不舍得结束这个美好的夜晚。
但是第二天还要上班,年轻人不能熬夜。
“爸妈,你们就住在家里吧。”
张晓说道。
“我和李明住他那边,昊哥一个人住也够了。”
“不用,我们住宾馆就行。”
李秀英摆摆手。
“你们有你们的生活,我们不想打扰。”
“这怎么能叫打扰呢?”
张昊有些着急。
“您们就是我们的家人。”
“正因为是家人,才要给彼此留出空间。”
张建国很明智。
“我们住得近一点就行,想见面随时可以。”
最终,他们在附近找了一家酒店住下。
躺在酒店的床上,夫妻俩都睡不着。
“老张,你说我们的决定对吗?”
李秀英问道。
“住酒店会不会让孩子们觉得我们还在生气?”
“不会的。”
张建国很肯定。
“他们现在都是成年人了,能理解我们的想法。”
“而且这样对大家都好,既保持了亲情,又保持了独立。”
李秀英点点头,觉得丈夫说得有道理。
过度的亲密反而会带来压力,适当的距离才能让关系更健康。
第二天一早,张晓就来接他们回家吃早饭。
“妈,我给您买了豆浆和包子,您最爱吃的韭菜鸡蛋馅。”
她像个贴心的小棉袄,把父母照顾得很周到。
张昊也推掉了早上的会议,专门陪父母。
“爸,我带您去我们公司看看吧。”
他提议道。
“让您看看儿子现在的工作环境。”
张建国很欣慰。
儿子不再逃避现实,而是以自己的工作为傲。
这说明他真的成熟了。
在张昊的公司里,同事们都很尊重他。
几个年轻的程序员叫他张哥,请教技术问题的时候很虚心。
“张哥的技术水平在我们公司是最高的。”
一个小伙子对张建国说道。
“我们都很佩服他。”
听到别人夸奖儿子,张建国心里比吃了蜜还甜。
这些年的等待和痛苦,都值了。
下午,他们去了张晓的学校。
虽然是私立学校,但是环境很好,学生们也很有礼貌。
“张老师,这是您的父母吗?”
几个学生看到张晓带着两个老人,好奇地问道。
“对,这是我爸爸妈妈。”
张晓很骄傲地介绍。
“他们从外地回来看我。”
“张老师的爸爸妈妈真年轻!”
学生们纷纷夸赞。
“和我爷爷奶奶差不多年纪,但是看起来比他们年轻多了!”
被学生们夸奖,李秀英心里美滋滋的。
她发现女儿在学校很受欢迎,学生们都很喜欢她。
“张老师人特别好,从来不发脾气。”
一个小女孩悄悄对李秀英说道。
“我们都希望她不要走。”
“走?”
李秀英有些疑惑。
“张老师要调到公立学校去。”
小女孩解释道。
“听说考上编制了。”
这个消息让李秀英很惊喜。
女儿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。
晚上回到家,李秀英忍不住问了这件事。
“晓晓,你考上编制了?”
张晓有些不好意思。
“嗯,上个月刚收到通知。”
“那太好了!”
张建国也很高兴。
“这是你从小的梦想。”
“其实现在的学校也很好,学生们都很可爱。”
张晓说道。
“但是公立学校更稳定,对以后结婚生孩子也有保障。”
说到结婚生孩子,李秀英眼睛一亮。
“你们什么时候办婚礼?我和你爸要开始准备了。”
“明年春天吧。”
张晓看了看李明。
“我们想要一个简单的婚礼,不要太铺张。”
“不行,就你们两个孩子,婚礼一定要办得热闹一些。”
李秀英坚持道。
“我们这些年存了一些钱,正好用上。”
“妈,我们有钱。”
张昊插话道。
“我和晓晓都在工作,婚礼费用我们来出。”
“你们的钱留着买房子,结婚的钱我们出。”
张建国很坚决。
“这是我们当父母的责任。”
看到父母坚持,兄妹俩也不再推辞。
他们知道,这是父母想要弥补这些年缺失的爱。
让父母出钱办婚礼,也是给他们一个心理安慰。
就这样,一家人开始计划张晓的婚礼。
这是他们重聚后的第一件大事,每个人都很认真。
张建国负责联系酒店,李秀英负责挑选婚纱,张昊负责婚礼策划。
忙碌中,他们找回了家的感觉。
不是以前那种过度依赖的关系,而是平等互助的亲情。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,但是在重要的时刻会聚在一起。
这也许就是最好的家庭关系吧。
金领速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