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21日9时,G95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廊坊至涿州段(保定段)北半幅正式断交施工,不少常走这条线的车主开始规划绕行路线;而另一边,涿州装备制造产业园的企业负责人,却在期待两年后双向八车道带来的物流红利。这一“堵”一“盼”的背后,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重要一步。
作为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关键路段,这项改扩建工程2025年1月开工,途经廊坊固安县和保定涿州市,其中保定段全长约19.6公里,全部在涿州市境内。不同于简单的道路修补,工程采用两侧加宽为主、单侧加宽为辅的方式,要把原有双向四车道扩成双向八车道,还包含一座5635.2米的特大桥和多座互通立交。全线总投资48.14亿元,保定段占19.3亿元,资金分配清晰:35%投路基、45%投桥梁(含特大桥)、20%投互通立交及房建。
为什么要花这么大投入?从战略上看,它是首都过境交通大通道的重要部分,能串联固安与涿州,推动“廊坊保定”1小时经济圈成型,还能强化雄安新区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快速联系。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来说,这不是一条孤立的高速,而是完善区域交通网、提升通行服务水平的关键一环。
截至2025年8月,项目已进入施工高峰期,固安南互通至涿州南互通段的路基填筑、桥梁桩基作业正加紧推进。最受关注的特大桥,已启动下部结构施工,计划2026年底完成主体;涿州南互通在做原位改造,旧桥检测和施工图设计已完成,2026年6月就能完工,这座单幅宽17米的分离式立交,既能保障京广铁路安全运营,又能缓解现有交通压力。
断交施工期间,廊坊至涿州方向的车辆得绕行:从廊涿京台互通上京台高速,再转新荣乌高速(G18)、津雄高速(S3700)。施工单位没让车主“摸黑”绕行,不仅设了临时通道,还完善了引导标识,尽量减少对出行的影响。
工程不只是“扩宽”,还藏着不少巧思。京珠枢纽互通会装智能交通诱导系统,以后每天能分流1.5万辆车,让G95高速的通行更顺畅;沿线敏感区域设了声屏障,全线还建了雨水收集系统,浇绿化不用额外抽水,把绿色理念落到了实处。施工时还用了BIM技术,通过数字化模拟优化管线布局,避免影响京广高铁正常运行,这些创新不是“花架子”,都是为了更高效、更安全地建设。
对普通人来说,最实在的还是经济效益。改扩建后,这段路的通行能力能提升50%,日均车流量有望达4.5万辆,京港澳高速的拥堵情况会明显缓解。涿州豆庄乡的装备制造产业园,以后走豆庄互通,一年能少花8000万物流费;高官庄镇多了互通配套的农产品物流通道,年运输效益能增5000万。不仅如此,项目还能带动就业:建设期能提供3000个岗位,运营后直接就业1200人,间接带动5000人从事服务业。
从路网衔接看,工程起点接规划的G95廊坊至冀津界段,终点到上跨G107和京广铁路的跨线桥,还通过京珠枢纽互通连京港澳高速,下穿京广高铁,让区域路网更“通畅”。作为河北省“十四五”公路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的重点项目,它不只是服务涿州、固安,更是雄安新区连接保定主城区的重要通道,为区域产业协作搭起了“快车道”。
按照计划,项目2027年12月底会全线通车,保定段也会同步验收启用。这条19.6公里的高速,不是简单的交通基础设施升级,更像区域经济的“加速器”——它能提效率、降成本、促联动,给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。短期绕行是为长远畅通,一时调整换得十年红利,这样的工程,值得期待吗?你觉得通车后会给涿州、固安的生活或工作带来哪些改变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。
金领速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